查看原文
其他

课题申报 | 徐鹰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徐鹰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3-07-17

分享人简介

徐鹰,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广东阅卷点负责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参与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术英语”,排名第五),主持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商务英语案例分析”),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中国外语》《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学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当代外语研究》及Language Testing等国内外期刊发表CSSCI和SSCI等学术论文4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多部教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项目10余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1. 请您简要介绍一项您成功申报的课题,包括课题级别、课题名称、申请时间、课题概述、是否结项等。

今年我非常幸运地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是“数据驱动的英语语音能力评估标准创建研究”。这个项目我整整申报了五年,从2018年开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也算是对过去五年执着坚守的最好回报。项目基于对真实口语语料的描写和标注,通过分析影响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可理解性的各种因素,尝试创建面向我国学习者的英语语音能力评估标准


2. 该项课题选题的来由?您是如何评价该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项课题是在两个研究的基础上对语音测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第一个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曾用强教授主持的“计算机智能语言信息技术在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我有幸参与了该项目,对语音测评建立了初步的认识。我利用项目数据构建了广东省高考听说考试模仿朗读任务考生口语能力特征小型语料库,采用有声思维分析提取评分人在评分时关注的口语能力特征,最后建立了一套考生语音能力编码体系,为研制英语语音能力评估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二个是我主持的“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听说考试评分标准的研制与效度验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构建了一个语料库对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故事复述任务录音进行转写和编码,分别从语音、语言和内容三个维度研究了具有区分能力的口语能力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EFL/ESL口语能力理论提取评分标准描述语,并采用统计分析研制评分标准,最后在当代语言测试效度理论验证框架下检查了其效度。此外,我于2016—2017年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系访学,导师Luke Harding教授的研究兴趣之一是语音测试,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他提倡应该从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视角研究语音以及采用可理解性标准来评价语音能力。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项关于学习者语音能力的标准。中国是世界上英语学习者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研制面向我国学习者的英语语音能力评估标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 您如何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文献?如何对文献进行阅读和评价?

我主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特别是期刊论文(如Language Testing、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等)和相关专著(如关于语言能力量表的著作),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归纳、分类、对比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基础。阅读完一定量的文献后,我积极尝试写一些书评和述评,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达到以写促学的目的。


4. 您该项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这项课题的研究重点是语料标注框架的构建和语音能力标准的效度验证


5. 您该项课题研究的难点是什么?您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是如何解决的?

这项课题的研究难点是保证语料标注的信度,目前计划通过对标注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且对标注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等方式,确保标注结果的信度。


6. 您该项课题创新之处在哪里?

本课题创新之处在于首先采用语音可理解性作为语音测评的标准(摒弃了传统以母语者口音为标准的做法),其次采用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通过自建语料库研制英语语音能力评估标准。


7. 您在课题申报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在哪里?

我最大的收获是在申报过程中,通过对申请书不断反思修改,既提高了自己的学术素养,同时也磨练了意志力和心态,“不放弃、不强求”,做好项目论证,坚持稳定的学术方向,保持学术定力,积累相关成果,相信总会遇到伯乐的。


8. 您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我最大的困难是这个项目经历了多次的申报,一直没有成功。在对失败可能的原因进行反思时,我一度对自己的选题、申报书的质量以及学术素养产生了怀疑,甚至想过更换课题申报,最后通过和师长及申报成功的朋友交流沟通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学术判断,没有轻易改变方向和选题,静下心来认真打磨申报书的每句话,最终申请成功


9. 您平时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包括选题能力、创新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

我平时主要通过指导研究生阅读文献、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讲座、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来督促自己不断保持科研动力。我在广外读博的时候,曾用强教授会组织研究生每周开展导读,集中研讨一篇高质量论文;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系访学的时候,Luke Harding教授和Tineke Brunfaut教授每周都会组织LTRG(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Group)学术活动。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受益终生,目前我也坚持这些做法,传承学术薪火。 


10. 您认为您课题申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首先是保持心态平和,申报项目和考试备考类似,应以“平常心”淡然处之,遇到屡试不中的时候,切忌随意变换方向和选题;其次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学术素养,积累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是仔细推敲、打磨申请书的每一句话,做好论证


11. 您对正在准备申报国家课题的同行教师有什么建议?

总结我的个人申报经历,可以归纳为三个建议,仅供同行参考:放平心态、练好内功、质量为王。


相关阅读

课题申报 | 乌楠老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郭亚东副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侯林梅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刘熠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王凯老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姜士昌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李立新副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王琰副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李强副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安帅老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李民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